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刚刚公布的全国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质量检查结果中,江苏省参评的14本报告书有9本进入优秀名单,包括1本省级和8本市级报告书;其中,市级报告书优秀数量占同级优秀总数的33.3%,另有2本进入良好名单,3本进入质量明显提升名单。与上年相比,居于前列报告书数量增加3本。
长期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形成专项报告编写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厅监测系统环境监测报告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报告编制目的、内容和意义。为提升报告质量,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由驻市环境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把好出口关,省环境监测中心对涉及环境质量趋势性研判、污染溯源等专项报告进行审核。2023年经省环境监测中心审核报出的重要专项报告数量达310份,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的各类专项报告数量达55份,报告内容涉及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物、生态等各环境要素,同时涉及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等新领域。
质量报告书是对年度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总结和回顾,也是对年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总结,是生态环境工作重要的技术性、资料性文本。为做好该项工作,江苏省已形成较为成熟工作流程。每年底启动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工作,通过收集各方面资料,形成编写大纲,对章节内容、文稿字数、图表等提出详细要求,针对特色性、创新性工作加以凝练,突出年度报告书的主线、主题,力求既全面总结生态环境质量,又突出创新亮点工作。
江苏省自1981年编制第一本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以来,对报告书编制工作一直高标准、严要求,省内各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面对监测数据海量化、监测手段多元化等特点,紧扣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和监测数智化转型新要求,在严格遵循编写规范的前提下,寻求报告内容、表征方式、整体架构的突破和创新,引用同比关系多维交互图谱等开展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多维相关性挖掘与智能化解析,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环境质量预测,使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闻音识鸟”,让文字活起来。
报告书质量检查结果公布后,江苏省及时对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凝练共性问题,解决区域特异性问题,以报告书高水平编制进一步带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的共同提升,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更高质量的综合分析产品。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网站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